原始資本主義毒化中國

(博讯2006年11月30日发表)

亦彤


亦彤 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系

近日本港接二連三揭發內地問題食品,從紅心鴨雞蛋到孔雀石綠淡水魚,一方面引起公眾對內地食物安全的關注,同時也暴露本港對肉類、魚類、蛋類等日常鮮活食品的質檢制度出現一定漏洞。

中央電視台的《每周質量報告》不時揭露內地不法商人違規「加工」食品,並將之行銷各省的駭人新聞,早已人見怪不怪。事實上,不少港人對內地食品印象早已大打折扣,只是萬料不到,在一向被視為嚴謹的食物監控網下,內地的問題食品竟已悄悄流入本港。在港人大魚大肉的同時,原來已嚥下一個又一個「殺機」。

傳統資本主義市場

無可否認,香港的食物安全機關在立法規管、釐清食品來源以至與內地機關的訊息通報等方面都存在諸多弊病,但問題的核心並非質檢的制度有失漏,反倒是為何中國大陸的問題食品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呢?

在這不妨從社會學家韋伯(MaxWeber)的《新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》(TheProtestantEthicandtheSpiritofCapitalism)作為理解的切入點。韋伯指出,傳統資本主義的表現為商人的貪婪,他們講求在一次交易謀求最大的利益,市場就由這些一次性的貿易構組而成;而現代資本主義,則由於依賴大量生產和分配,商品買賣必須有一定的規則和制度,因此商人不可能開天索價,惟有從每次交易賺取小量利潤,長遠而言卻能賺得更多金錢。

交易欠缺互信基礎

不過,韋伯留意到現代資本主義的出現,和新的興起有密不可分的關係。因此,現代資本主義很強調誠信,顧客購買一件商品時,他不必憂心對方刻意抬高價錢,也不必擔心對方耍手段引誘你購買,整個交易過程是建基於雙方的互信基礎。

從韋伯的觀點而言,中國社會並未由傳統資本主義社會遷躍到現代資本主義社會,因為其儒家思想和小農經濟的特質使然。新主義是革新的、烏托邦式的,而儒家思想是保守的、沿襲舊習的。所以,中國社會仍未能建立現代資本主義的制度規範,這就解釋了今天的中國為何充斥問題食品。

反映唯利是圖心態

當今中國的危機,在於飽受文革的十年浩劫摧殘下,傳統儒家思想毀於一旦,社會主義又異化為一黨專政的口號,整個社會缺乏一套共同的價值觀,往往只能訴諸於民族主義亢奮。更令人擔憂的是,中國的「和平崛起」竟是由這種赤裸裸、原始的資本主義運行。

中國晉身「世界工廠」,背後是大量廉價工人付出的血汗和淚水,想來食品摻拌大量的化學添加劑也非無可尋。中國的食物安全問題,正好反映內地從商人士唯利是圖的心態,濫用化學藥品至草菅人命的境地,泱泱大國淪為如此,焉能不自慚形穢?

(此为打印板,原文网址:

http://www.peacehall.com/news/gb/pubvp/2006/11/200611300115.shtml)

(11/29/2006 13:07)